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便民服务
  • 关注我们
  • 社区新手

南京师院音乐系老照片和回想

[复制链接]
本人1974年毕业于南京师院音乐系,在口岸中学呆了一年,在泰兴中学教书10年。故将此文转发泰兴《羌溪花园》

南京师大《校史文化》公众号,发表了音乐系校友邵祖亮赠送的1952年的老照片。1952年是别有一番意味的一年,南京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组确立为音乐系。也是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音乐系变成了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先驱者与开拓者陈洪先生担任音乐系首任系主任。
音2.jpg 音1.jpg
看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音乐系师生合影照片,里面有我熟悉的音乐系七十年代的老师陈洪、马宗符、杨先惠、鲁兆璋、姜克强、程淑安、夏禹生、蒋永安。我估计这图片里的陈洪先生、马宗符先生是合影者里面的老师一辈,其他六位,则是五十年代在音乐系就读的学生。我们七十年代在音乐系读书的时候,这些昔日的大学生毕业留校,成为教诲我们的中年老师。如今这些老师,大都驾鹤西去。悲哉!
音3.jpg
   这是音乐系五十年代的照片, 后排左三程淑安老师,我们读书时,系里的演出队常常到部队慰问演出,我是小型民乐队的一员,每次都有程淑安老师的独唱,记得她独唱的是当年红火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第一张照片里的黄友葵,当是程淑安老师的老师。     凭着照片下面注明姓名的文字,这些五十年代图片上的模样,和我大脑中七十年代的老师的印象,往往对不上号。1952年他们留影之时,是在校大学生。我们1972年进入音乐系读书,岁月荏苒,他们成了年届中年的音乐系老师,模样有了不小的变化。图片中的姜克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读书时,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又白又胖的钢琴老师。当时音乐系唯一的大三角钢琴,就在这位钢琴老师上课的琴房里(在音乐楼二楼楼梯旁)。读书时光,只看过一次姜老师演奏,他胖乎乎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而敏捷地跳动,使我们感受了一次高山流水的音乐之境。那一架三角琴,也成为我们毕业前夕留影的最好背景。
音4.jpg
南京师院音乐楼

音5.jpg
南京师院教学办公楼

少年时期,老师教过我们一首歌曲,记得有这么一句歌词:社会主义生活像天堂,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可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之中,我的生活无需多言,“饥寒交迫”四字足矣。进入雕梁画栋的南京随园的师院,在有着西式铁窗的琴房里弹琴,在钢琴旁引吭高歌,最为惬意美好的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吃饭不要钱。对于一个曾经插队乡间的青年农民、艰难谋生的石匠、城里拉板车的苦力者的我而言,在随园的生活,犹如进入天堂。所谓刻苦学习,其实是幸福地学习着。


        音乐系的钢琴老师蒋永安,我认识她,早于入学的时间。1972年初,泰兴县隶属于扬州专区,省里举办“扬州专区红色教师训练班”,简称红师班,训练班设置在泰兴师范校园内。教学师资来自于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那个年代,名称少不了“革命”“红色”的字样。当时省里将南京师院美术系、音乐系,还有省戏剧学校一起合并到黄瓜园的南京艺术学院,称之为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蒋永安老师是培训班老师之一。我这个有过石匠经历的乡村农民去应考,培训班老师蒋永安是主考之一(南京师院音乐系钢琴老师)。其他主考老师还有南京艺术学院民族音乐理论老师易人、钢琴老师叶慧芳、古筝与器乐老师王刚强(后来调回浙江丽水师范)。我由二十里路外的乡村匆匆赶到县城进入考场,穿的是一件洗的发白的肩头打着补丁的土布衣裳,说实话,当时我的音乐专业水平当属一般,但遗传的好嗓音得到了几位主考老师的慧眼和青睐而得了高分,由此跨入了南京师院音乐系的大门。我在考场还有一个细节,至今记忆犹新。我演奏二胡,那位主考的男老师问我(南京艺术学院的王刚强老师):你的二胡跟谁学的?我回答:没人教我。问:那你怎么会拉二胡呢?我回答:我常常爬上舞台,看剧团的伴奏师拉二胡。今日查阅百度,这位从事器乐演奏的王刚强老师,浙江丽水人,少时学乐器,有跟拥着街坊少年学琴的经历。不知我的回答,是否动了这位主考老师王刚强的恻隐之心?
音6.jpg
王刚老师提供的1972年培训班学员和南京艺术学院易人老师和王刚强老师合影的图片

我们刚进校时,班主任老师是杨先惠。曾经合并到南京艺术学院的师院音乐系重新回归南京师院。进校不久,同学们都去学农。我在班上年龄偏小,搬运钢琴是沉重的力气活,而杨老师却安排我留下来搬运钢琴,将钢琴从南艺黄瓜园搬回南师随园。所幸我曾经做过石匠,手臂力量不错。那次搬运钢琴,认识了南京艺术学院的调琴师傅陈史慈,他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告诉我,每逢周五的耶稣受难日,他在家禁食祈祷。即便南京人民大会堂有重要的演出活动,需要他出门调琴,他依然坚辞而不出门。那时的我,幼稚和单纯,但感觉陈师傅慈善厚道与直率,他的这番新奇的叙说,我至今没忘。
音乐系的就读时光匆匆,其中侯澄阶老师教学的认真和敬业一景使我感铭至深。视唱练耳是必学的基础课程。任课的老师中途生病,改由侯澄阶老师临时代课。他代课的第一课,需要点名视唱还课。班级花名册他一眼也不看,全班同学的姓名全从他口中而出。那时他已经五十大几,我们班四十三个同学的姓名在他的脑海里清晰无误。事后,他告诉我们,因为到我们班临时代课,他事先把班上同学的姓名都熟记在心。这种敬业和认真的精神,说感人肺腑,一点也不为过。

音10.jpg
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指挥李德伦

课后闲谈,他说及,他在陪都重庆攻读音乐专业的时候,和后来担任中央乐团指挥的李德伦先生是先后同学。是他早于李德伦,还是李德伦早于他?至今已经想不起来他说的原话了。我从当时侯先生的年龄和电影里看到中央乐团指挥李德伦的身影对比,侯澄阶老师应该早于李德伦。侯澄阶老师个子不高,清瘦驼背,嘴瘪(牙没了)而胃不好,所以他经常吃零食,身为老师的他,咀嚼零食也从不避讳学生的眼光。

音7.jpg
陈洪先生曾经留学法国,与马思聪学生在广州创办音乐院,是中国现代音乐和教育的先驱者。文革非常时期,这位曾经的系主任被搁置。一次全系学生聚在音乐楼一楼开会,当时系主任是樊德林老师,会上樊老师依然尊敬地称呼陈洪为先生而把他介绍给全系学生。那一次大会,我第一次见到了清癯而满头银发的陈洪先生。
那时担任音乐系书记的有周庄和潘伯勋老师。周老师家住五台山上的单独别墅。

音8.jpg
1974年毕业演出  京剧清唱  演唱者王莉敏  我二胡伴奏

我们这一届学生人数众多,有130人,属于中国特殊时期带有某种特征的工农兵学员。学生年龄差异蛮大,水平参差不一,但毕业时,依然在工人文化宫举办了声势颇大的毕业汇报演出,得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江苏电视台专门进行了实况拍摄和转播。

音9.jpg
1972-1974年在音乐系时的留影  2-4图演奏乐器非我的专攻乐器,属于青春时代“留住青春”的作秀而摄。

音4.jpg
音5.jpg
音3.jp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苏北雨 版主 2022-6-14 08:11:10
沙发 IP:江苏泰州
谢谢陈老!
花园文斋,蓬荜生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