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是一种用于帮助重度或极重度听力障碍患者恢复听力和言语交流能力的医用耗材。长期以来,高昂的费用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组织的人工耳蜗集采结果在我省落地后,为做好改革的“后半篇”文章,江苏省医保局会同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等部门及时研究调整人工耳蜗医保支付政策,并于近日印发《关于调整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2月1日起,人工耳蜗(植入体和声音处理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全省统一医保支付标准。我省享受医保待遇群体将覆盖到符合条件的全年龄段。 江苏在听力残疾儿童保障方面早有探索,2010年率先将电子耳蜗植入手术以及电子耳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但电子耳蜗仅限6周岁以下儿童使用支付。2022年,将电子耳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的儿童年龄拓宽到0-14周岁。此次,人工耳蜗医保支付政策再次优化调整,在延续保障儿童待遇的基础上,将受益人群范围拓展到全年龄段。
12月1日起,我省听力障碍人群在定点医疗机构植入人工耳蜗,将能享受到“集采降价+医保报销”双重政策红利,医保政策助力更多的听力障碍患者重新融入有“声”世界,聆听更多时代新“声”。
据江苏省医保局副局长陈亮表示,该政策是江苏医保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听障人群享受人工耳蜗进入“集采降价+医保报销”双重政策红利后,人工耳蜗价格将从过去的20-30万元,降到5万元左右,个人自付只需2-3万元。集采后,不仅受益人群扩大到全年龄段,可报销产品目录也将扩大到世界主流人工耳蜗产品。
◆来源:江苏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