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要求,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引擎”。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以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抓手,加强“1+2+3+X”区域科创体系建设,做好“整合、融合、耦合”三篇文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整合,就是要直面创新资源相对薄弱的现实问题,跨区协同集聚高层次创新资源。融合,就是要直面产创融合深度不够的发展课题,供需协同促进高效率成果转化。耦合,就是要直面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活力不足的制约难题,政企协同营造高质量创新生态。
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产业转型为重点,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硬底盘”。现代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市之要,全面推动产业迭代升级,着力打造具有硬核实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要增强主导产业的支撑力,统筹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大力实施“123”特色产业攀升行动,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积极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以项目大突破厚植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竞争力。要增强数智赋能的驱动力,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打造一批以“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为引领,“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为主体的新智造群体。要增强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力,在推动传统服务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上,推动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全会强调,要坚持以生态优先为方向,擦亮新质生产力发展“绿底色”。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发展“含绿量”。要加速绿色技术转化,全链条推进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建设一批零碳工厂、园区,在绿色氢能、新型储能等前沿技术落地上尽快取得产业化成果,推进多场景应用示范。要加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化绿色标杆城市建设,具化ESG理念,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营造绿电消费氛围,扩大绿电绿证交易,提高绿电供给能力。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补齐城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
全会指出,要坚持以开放共赢为导向,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空间”。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闭门造车”,只有立足自身、放眼全局、扩大开放,才能更好打开发展新局面、拓展发展新空间。要重塑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依托长三角、链接中上游,统筹推进过江通道、高速、高铁、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跨地合作、跨区合作、跨园合作,推进形成“增长极+大通道”新发展格局。要扩大双向开放能级,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积极招引外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功能性平台,支持企业出海拓市场稳订单,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开发园区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要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为核心,强化品牌建设和功能完善,进一步提升三区三园承载能级,致力成为全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示范区。要打造营商环境高地,持续开展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对标改革,着力打造贸易投资便利、行政效率高效、政务服务规范、法治体系完善的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提升城市的市场磁吸力和国际竞争力。
全会强调,要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泰州市委部署,实施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等方面拿出务实举措,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同时,要统筹抓好民生改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等各项工作,以“扎扎实实抓发展、踏踏实实强基础”的务实举措,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更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更加有序的市场环境、更趋稳定的社会环境。
会议指出,全年时间即将过半,抓好当前和下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上下要埋头苦干、接续奋斗,进一步发扬“四敢”精神、强化“四先”意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确保全年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圆满实现,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要聚力经济建设,扎扎实实抓发展,以科创引领增强“发展动能”,以项目突破夯实“发展支撑”,以产业转型提升“发展质态”。要聚力大局稳定,踏踏实实强基础,抓牢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抓实安全生产工作。要聚力提质增效,用心用情惠民生,加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强民生供给保障,加快民意诉求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