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币的势头挺猛的。 自从今年4月份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一路高歌猛进,不光连破数道重要关口,5月25日离岸人民币更是一度涨破了6.3960,逼近了2018年6月以来的高点。 眼看着美元有点疲软,各种“穷追猛打”的声音就出来了。 比如在上个月的莫干山会议上,央行金融研究所的所长周诚君就抛出来一个说法——“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我们管不了人民币汇率,中国中央银行最终要放弃汇率目标”。 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从中长期看人民币要升值、还是不设限的那种。 其实汇率这玩意,讲究的就是此消彼长、你弱他就强。 按照以前的经验,咱们对人民币适当贬值的看法比较积极,甚至还搞过主动贬值。因为那会对出口的依存度比较高,哪怕在这上面吃点小亏,最后算总账的时候还是赚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跟过去不太一样。 一方面,美联储无底线的放水削弱了美元信用。 不光美元指数咔咔的跌,亿万富豪们更是早就用脚投起了票,马斯克炒虚拟币、达里欧唱衰美债,就差把“啥都比美元强”这几个字写在脸上了。 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相比海外恢复得早、后劲还足。有了经济数据撑腰,人民币资产的收益率确实比较不错——连只会高抛低吸北上资金都跑进来豪赚了一万亿,自然就更受追捧。 一来二去,汇率自然是蹭蹭地涨。 这让搞外贸的有点坐不住了:对这些赚美元、花人民币的人来说,假如真“放弃汇率目标”,那后面的日子估计是不太好过。 实在没办法了,央妈只能站出来给了颗“定心丸”——别多想了,如今这种双向波动是常态,以后还是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其实也不怪央行“反应过度”,主要汇率这事实在是马虎不得。 1955年咱们搞了一次货币改革,以1:10000的比例发行新的人民币取代旧的人民币,当时官方确定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2.4618。 别看现在一提到外汇储备就是三万亿的大数字,但当时咱们手里头的美元少得可怜,不得不用一定的兑换比例从侨胞们的手里“收购”。 那个时候,咱们采取的还是外汇集中管理制度。不光普通人没有换汇的渠道,就连国家层面的进口都不得不“精打细算”——哪怕是能搞定几百万美元的收入,那都是能立功的大喜事。 总之在当时,计划色彩显著,汇率的意义还是比较有限的。 等到外贸生意有了起色后,咱们又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双重汇率制度,也就是给出口创汇的企业行了个方便,但赚回来的外汇依然要全部上缴、再兑换成人民币,仍然没有市场化的流通渠道。 当时甚至还有一种叫“外汇券”的东西,只有外国友人才能拿着消费,使用场合也仅限于各种“友谊商店”,也算是时代的一个鲜明记忆了。 现在来看,这对外贸生意可是个天大的利好—— 放在往常,1美元的生意也就换5块人民币差不多了,现在凭空多了3块人民币,不仅让出来不少跟老外打价格战的空间,利润也多出不少,外贸公司都笑开花了。 有了这个刺激,咱们一改过去的外贸颓势,当年就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在那之后,外汇储备更是蹭蹭蹭地涨了不少,成了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不过这么搞也不是没有问题,最起码在购买力上会比较吃亏。 在当时的国际产业链上,咱们既不是卖石油卖矿石的上游,也不是卖技术、卖专利的下游,严格来说算是个原材料加工的中游。 大家都知道“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典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赚的可都是辛苦钱。 像石油、铁矿石这些大宗商品多是以美元计价。一遇到上游涨价的情况,咱们的出口利润又得跟着被砍掉不少,几乎等于为他人做嫁衣,那是相当委屈了。 最麻烦的,还是长期以来在货币政策上的“亦步亦趋”。 考虑到咱们央行最主要的资产之一是外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民币主要依托美元资产来发行的,这就是“锚”。 好处是有了扩张的底气,但代价也不小。 比如08年的时候,美联储给金融危机开出的药方就是宽松。上游打开了水龙头,咱们又不能放着外贸生意被风吹雨淋,所以只能换个大盆在下面接着,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老这么盯着美元自己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国内的有识之士们也没停止过改变的尝试。 从05年的“一篮子货币”浮动改革,到10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再到2015年的“8·11”汇改,这么多年也算是一步步走了过来。 这么做并不是没有代价,尤其是在“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甚至进入到了一个长达一年半的贬值区间里,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资本流出,一度搞得很紧张…… 好在阵痛期很快过去,外汇储备依然在稳步增长,2014年更是达到了3.99万亿美元的历史顶点,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手头的danyao充足,所以做起事来就比较游刃有余。 比如在2017年汇率要破7的关键时刻,就有传闻说央行出手在离岸外汇市场上暴打空头;没过多久,央行还宣布在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影响深远。 虽说破7这个心理关口在2019年还是破掉了,但情况又有点不一样。 一方面,当时市场上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升温,美元走强;一方面,贸易争端下横空出世的关税又闹个不停,这时候的贬值预期倒也不能说是无法接受。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疫情后的汇率变化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这么多年下来,人民币也有过几波趋势性的升值。 比如2010年前后,不少国家就很有意见。啥原因呢?主要是咱们的出口规模太大了,不光欧美,巴西印度这样的国家也跟着起哄,说你再不升值大家的日子没法过了。 而这一次的“放弃汇率目标”提法改变还是比较大,因为有些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点有两,一是房价等资产泡沫、二是制造业转移。 怎么理解呢? 一方面热钱涌入是免不了的,这些人想赚钱就要炒东西,房子自然是个好选择,现在四处调控就是证明;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会推高出口成本,供应链转移的风险更是如影随形。 对制造业来说,咱们的应对时间还算充裕。 放眼全球的“价值洼地”,南亚、东南亚肯定是歇了,老欧洲内斗正酣,非洲可以争取。在真金火炼的“后疫情时代”,能取代中国的地方真就不多。 在这方面,咱们的老朋友郭台铭恐怕是深有体会。 就在几个月前,富士康郑州的部分工人还在抱怨没得班加,如今那边就又缺人了,你以为他不想拖家带口的搬到印度吗?实在是因为婆罗门、刹帝利们不给力啊。 再者说了,如今咱们的安全垫也不少。 先是跑去跟伊朗谈了用人民币买油的生意,紧接着俄罗斯也张罗起摆脱对美元、美国主导的SWIFT支付体系的依赖,形势确实不太一样了。 反正看来看去,最大的“麻烦”就是房地产了。 在这个领域,世界上最大的教训就是日本。要么产业升级转型成功做大蛋糕,要么经济过热泡沫破掉失去二十年,总之有点难办。 但是这事也不好再拖了,全球货币政策大转向,咱们也不能总让别人薅羊毛啊,好戏还在后面。
一直等到1993年的汇率并轨制改革,这个无奈下的“权宜之计”才算是正式退场。 从那时候起,人民币的官方汇率就开始了更现实的调整。先是从5.8一次性贬值至8.7,紧接着还跟美元非正式挂上了钩,顺手还取消了企业的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
|